如何從小培養小朋友的正向學習態度?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劉怡虹博士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喜歡學習,但孩子不會自動變得喜歡學習,需要家長慢慢薰陶孩子,一點一滴地累積的。 在互動中鼓勵孩子 孩子不會一開始就學會堅持的,父母的職責就是鼓勵孩子

擅用愛的語言 融化資優孩子心

節錄教育局網站 https://www.parent.edu.hk/smart-parent-net/topics/article/lovelanguage 鄧沅叞女士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總監(學校及學生服務部) 婚姻輔導專家Gary

子女發脾氣時,父母如何反應 (01-11-2023)

引言:

子女發脾氣是家長常見的挑戰之一,尤其在他們面對挫折、壓力或情緒困擾時更為常見。作為家長,我們的反應對於孩子的情緒調節和行為發展最為重要。本文將以親子管教的角度,探討如何適當處理子女發脾氣的情況,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保持冷靜與理解孩子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情緒的傳染性很高,如果我們也陷入情緒爆發中,將難以有效地引導孩子。相反,我們應該試著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受到壓力、面對挫折或情緒上的困擾,而這就他們錯誤表達自己的方式。因此,透過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能有效地解決孩子發脾氣的事或回應他們的需求。

二、提供情緒支援及安全環境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的角色是成為他們的情緒支援。我們可以運用以下方法來提供情緒支援:

  1. 接納情緒

讓孩子知道我們理解他們的情緒,並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嗎?」這種接納的態度可以幫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

  1. 鼓勵情緒表達

幫助孩子找到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例如:與他們溝通或建議一些方式如繪畫、寫作或運動等來宣洩情緒。這可以幫助他們釋放壓力,亦可加強情緒管理能力

  1. 創造安全環境

確保孩子知道家庭是一個安全、支持和包容的地方,他們可以表達情緒而不受到責難或批判,可讓孩子將更有信心面對困難並從學習中成長。

三、引導孩子冷靜並解決問題

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我們可以引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1. 開放式問題

我們可以透過開放式問題幫助孩子思考問題的根本原因和可行的解決辦法。例如,我們可以問孩子:「你為什麼這麼生氣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孩子思考和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1. 提供選擇和探索解決方案

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一些選擇和可行的方案,並鼓勵他們試驗和探索,可讓孩子能夠學習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強調後果和效果

幫助孩子理解不同選擇和行為的後果和效果,有助他們在作出決策時考慮到長遠影響,並培養負責任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四、學習積極溝通及情緒管理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積極溝通和情緒管理技巧,可更有效地應對情緒困擾和挫折:

  1. 教導情緒辨識和表達

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並教導他們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口頭表達、書寫日記或繪畫等。

  1. 學習冷靜下來的方法

教導孩子一些冷靜下來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或離開現場一會兒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在情緒激動時,怎樣盡快恢復冷靜以應對困難。

  1. 強調尊重和合作

鼓勵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並學習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總結:

處理子女發脾氣是親子關係中的一項重要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去更加了解子女。雖然在實踐中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不少困難和挫折,但作為家長是需要持續學習,而耐心和理解則是關鍵。以愛和關懷的心態去處理子女的情緒,並陪伴他們一起學習和成長。這將為他們建立強大的情緒智商和解決問題能力,讓他們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加堅強和自信,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天水圍天晴會所

助理主任幹事 劉志傑

轉載分享文書如下:https://www.ymca.org.hk/zh-【家好】子女發脾氣時,父母如何反應01-11-2023

EDB 家長資訊教育資料:幼 稚 園 階 段 家 長 教 育 資 訊 

https://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parents-related/parent-info/index.html

(節錄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DAILY ARCHIVES: 2023 年 10 月 05 日)

社關人生:父母也是被愛的孩子

 

在個案工作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不敢和兒女直接溝通的父母,要找我代他們傳達信息,或想從我口中知道兒女的事情,又要求我不要告知兒女。我有時夾在他們中間頗為難!兒女既是成年人,與他們談及的內容理應保密,但看到心急如焚又無奈無助的父母,教人不忍。父母兒女之間無話可說或有話不敢說,都是很多家庭的實況。

何以父母這樣愛兒女,兒女卻不領情呢?其實很多父母不自覺以愛之名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為兒女的好處著想,兒女就應當聽從自己的話。可是孩子的內在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彼此的關係和期望自然有距離。

愛孩子,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被父母所愛,而不是單方面說「我這麼疼愛你,甚麼都為你著想,你要怎樣怎樣做,不要怎樣怎樣做……」最終孩子感受到的並不是愛,而是怪責和操控。有些父母經常說出令兒女愧疚難受的話,例如「你不用回來陪媽媽了,媽媽已習慣了孤獨……」這些說話常常令孩子自覺不足或虧欠父母。有時令孩子做出消極、不舒服或叛逆的反應,惡性循環從而開始,彼此溝通失敗。另外,也有過度保護兒女,甚麼都替他們完成和安排的父母。當孩子失去了成長自立的空間,長大成人後,父母卻又怪責他們不能自立,關係就不斷惡性循環下去;也有些孩子為爭取自主而拒絕父母過度保護而感愧疚,父母不知不覺利用了兒女的愧疚來操控他們,關係總有隔膜和芥蒂。

其實父母的教養方式都是學回來的,誰知道父母自己也是沒有在其父母那裡得到滿足的孩子?他們在成長之中也被拒絕、被忽略、被否定、被威嚇……他們的父母沒有示範充滿愛、可靠可依傍的樣式,上一代管教的錯誤也不自覺地傳給兒女,這樣下來,掙扎便一代傳一代。

父母本身是兒女的權威,也是兒女的祝福。聖經說:「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言20:7)父母先來到神面前,讓神的愛滿足自己的內心;向神承認自己的過犯,求神治癒自己的創傷(年幼時所遭受的悲傷、父母不當的教育等),內心有神的幫助而滿足,好讓自己成為成熟、健康和好相處的人,才能夠走入孩子的內心,關懷他們內在的需要。父母按聖經教導去學習真理,有正確的價值觀,做合神心意的父母。「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父母是引導及領導孩子的人,讓兒女有健康的人格,走真理正確的道路,這樣的父母和兒女必定得福。

潘錦華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工

20231005e7a4bee9979ce4babae7949f.jpg (1938×3153) (wordpress.com)

2023年9月 - K1茶聚
2023年9月 - K1茶聚
Previous
Next

<< 23-24學年 家長活動 >>

本年度將安排以下輔導支援及親職活動:
  • 親子工作坊(六色積木、桌遊、按摩及家居遊戲等)
  • 親子旅行及義工體驗(關懷行動、賣旗籌款)
  • 家長講座及小組(正向管教、伴讀技巧、靜觀與自我關懷)
  • 家長活動及工作坊(各級家長茶聚、行山郊遊、香薰自我按摩)
  • 幼兒升小支援(幼小銜接成長課、小學參觀及觀課日)
誠意邀請各位家長參與以上活動,亦歡迎大家就子女適應、學習、社交、行爲情緒等情況約見駐校社工分享 。